您现在的位置: 安仁县 > 安仁县经济 > 安仁胡拐

安仁胡拐

发布时间:2022/7/12 12:24:33
胡拐

作者:段邦琼

胡拐是老家的一个傻子,其实不姓胡,他的胞弟姓尹,按理他也应该姓尹的,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并没有称呼他尹胡拐?至于其大名更是无人知晓。听说他也曾被录入族谱而且还把一个侄子过继到名下,但族谱里侄子有按辈分取的大名,他却只有胡拐二字载入“史册”。即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拐骗的行为,但我可以指天担保胡拐没有!哪怕连这样的心思也从来不曾有过。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把一个令人憎恶的“拐”字用在自己的名字里,偏偏他的名字里有个拐字。小时候我就曾强烈地质疑过这个字绝不是他自己想要的。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老家称呼某些方面比较“二”的人时都喜欢加上一个“拐”字作为词缀,如“农拐”、“蠢拐”、“恶拐”、“蛮拐”、“好呷拐”等。胡拐应该就是这样中枪的。

胡拐的家离我家有几里地远,可我初懂人事认识的第一个外村人却是胡拐。那时候在我眼里他就是个老人了,花白的头发,花白的胡子,花白的眉毛,满脸的皱纹,微微驼着的脊梁,永远不紧不慢的走着细步,别说是见着人,即便是见着猪和狗也极友好极真诚的笑着。笑起来时两条花白的细眉向上跳着,显得很夸张,嘴里雪白的牙齿连同周边的胡须一齐绽开,展示出来的全是慈祥和厚道,像极了年画上手持仙桃的神仙。听大人们说,胡拐出生时家道还算不错,人也机灵活泛。离他家不远处有一棵高大老迈的老爷树,平常日子村里的人和畜有个大灾小难时都会去老爷树下焚香烧纸供糍粑,以求老爷保佑。那时候的人即便饿得眼睛发花,也是不敢到老爷树下去捡供品糍粑吃的,说是吃了那玩意,老爷就会“造孽”,让你不得安生。胡拐家本不愁那碗吃的,也是活该倒霉,那天胡拐还没起床,父母便早早地赶集去了。起床后胡拐找不到吃的,恰在此时有人在老爷树下烧纸放鞭炮。等那人一走,胡拐不管三七二十一捡起那些还冒热气的糍粑就吃,吃饱后还掏出鸡鸡对着线香就“哧溜”起来。下午父母回家时胡拐就成了个稀里糊涂的“懵子”了。父母在愧疚中去世后,胡拐便跟着年幼的弟弟过生活,一切由弟弟照顾。

懵里懵懂的胡拐啥也不会做,整日里东游西荡,无所事事,走到那坐到那吃到那睡到那,成了真正的吃百家饭的人。直到成年直到老去,心智也没有成熟过。

什么也不会干的胡拐几乎从来没有饿过。乡下人虽然贫穷,但从来不会吝啬施舍,只要发现胡拐坐在自己的屋檐下,阶基上,大门口,总会给他盛来一碗跟自己一样的吃食。吃完后胡拐会在池塘里把碗洗得干干净净,然后交给主家。吃了人家的,胡拐还是懂得感恩的,要么帮人家赶赶鸡、喂喂猪,要么帮人家背背小孩,有时也会帮人家烧烧火。胡拐不管来到谁家,谁家都不会驱赶他,但他有个规矩,就是从来不踏进人家的大门,特别是到晚上,哪怕是冰天雪地,哪怕是主人盛情留宿,他也决计不会睡到别人家里去的,他会到禾场上、柴草屋、猪牛栏里找一处比较干净干燥的地方和衣躺下,与那些猪牛和谐共处。

我一直怀疑胡拐是有特异功能的,否则为什么附近好几个自然村,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能如期赶到,就好比这些日子全是由他定的一样。赶到喜事现场的胡拐绝不会给主家添乱,如果没有人使唤,他总会静静地坐在一隅微笑着,哪怕人家吃得嘴角流油,他也不会咽口水。听见有人招呼了,他便会走着细步去拣菜、去烧火、去赶鸡驱狗,甚至去井里担水。直到人家的喜事办完,胡拐还会在那里呆上几天,帮忙打扫战场,蹭几天“盐水菜”。碰上哪家办白喜,胡拐这样的帮工实在是个很好的角。半夜守灵的时候,如果孝子实在困得不行了,那么只要给胡拐一把花生瓜子,他保管会守得人鬼满意。

胡拐最擅长的活计是帮别人“扯痧”。农村人赛太阳中暑的时候多,一旦中暑人便头重脚轻浑身不舒服,弄不好还会染化为重症。双抢时节正是农村最忙的季节,偏偏这个时候中暑的人特别多。对付中暑最佳的办法莫过于扯痧,只要把体内的痧扯出来,人也就没事了。这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胡拐,平时臭烘烘的胡拐此时成了“香饽饽”。一般人扯痧很疼的,有时痧没出来,人却疼死了,而胡拐却可以让人在十分享受中让你全身露出痧痕。大家都说胡拐的手来痧。有时他扯痧甚至还可以催眠。即便是那些最怕扯痧的孩子,只要听说是让胡拐来扯,也会不再哭闹。胡拐的那几根手指几乎扯遍了附近几个村子人们的脖子、额头、后背。找胡拐扯痧的不只是男人,有时女人,甚至是姑娘家也会把他拉到自己家走廊上去的。

女人们找胡拐扯痧是放心的,大家都说胡拐是个没有性别的人,因此也就没有色心色胆。对于这个说法,很多人都曾恶作剧般的想考证。有人拿来红薯、花生给他,要他扒了裤子给大伙看看。胡拐打死也不会从的。一次有几个小伙子把他摁在地上,霸蛮想扒光他,没承想平时病猫一样斯文的胡拐竟然杀猪般的嚎叫起来,眼里甚至有雨滴一样的泪珠滚出!就这样,恶行被弱者撕心裂肺的哀嚎中止。

胡拐背弯得越来越厉害了

老家有一个习俗,小孩子一旦长得不顺溜,就会给他找一个寄名爹。一般人是绝不会答应做别人寄名爹的,据说那样对自己会有万般的不利。但胡拐不晓得拒绝,因此被很多的人“爹”了自己还毫不知情,只是爹了他的人一般都会给他几块肥肉或者几枚鸡蛋。被无数人“爹”了的胡拐不见得更懵懂,也不见有什么病痛,一样的日日健康微笑。一个下雨的日子,他的一个“寄名崽”见他在雨中细步,便劝他走快点。胡拐听了后第一次对别人说这个人好蠢,“前面也下雨,走快不一样淋吗?”

我小时候在家时没少跟胡拐玩过,有时是带着他扯草,有时是让他帮我们看牛,更多的时候是让他给我们扯痧——即便没有中暑,也要让他扯出几条痧痕来,那可是我们当时最惬意的享受啊!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后,家乡很多的人和事我都不记得或者很少想起了,但胡拐却像植入我记忆中的一个符号,特别是骂身边那些不开窍的孩子时,总会很自然地称之为“胡拐蠢子”。每次回到家乡,几乎也都能与胡拐不期而遇。我已入不惑之年后,胡拐还是那个样,唯不同的是头发、胡子、眉毛不再花白,而是全白,背也弯得更厉害,还是会走着细步,还是会面带笑容,还是会坐在人家的屋檐下帮别人扯痧、拣菜、赶鸡、带小孩。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多大了,只是大家都猜测他应该是方圆十里八村年纪最大的人了,因为所有知道他历史的人几乎都已经作古。

几年前我回到家乡时,看见几个熟人在忙忙碌碌的,不知所为何事。一打听才晓得是胡拐死了。按说像他这样一个地虱子一样的傻瓜死了直接埋了就是,何况听说他那个过继过来的侄子也不宽裕,但人们还是执意要很正规的安葬他,大家出钱的出钱出米的出米出力的出力,硬给他整了棺材,唱了号歌,闹了夜,开了追悼会。原本以为追悼会上会因为没有功德可颂而冷场,没想到大家都有话说,都在诉说着胡拐的点点滴滴。

一生

胡拐是个友善的人,与他交往不需设防,他的离开让所有的人都失落。只是他的灵位上最终也无法让道人写上谱名,在征得大家的意见后,道人最后只好写上:胡拐之位。

作者简介

段邦琼,郴州知名写手,《故事安仁》主编,在国家省市刋物累计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是巜郴州日报》、巜文史博览》、巜人文湘南》、网易、搜狐等媒体的常年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renzx.com/arxjj/152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