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村(社区)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短缺难题,近年来,安仁县大力“雏鹰展翅”行动,着力构建“选育用”成长链条,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留得住、用得好”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拓宽渠道“选”,找出“好苗子”。坚持把“引回来、聚起来”作为建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的首要任务。通过乡、村、社三级联动,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摸底排查,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后备人才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农村优秀人才的具体情况。广泛发布储备村级人才公告,明确储备人数、储备方式和程序等,面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发起后备干部“招贤令”。村(社区)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村(居)民代表召开人才举荐会议,通过民主推荐、支部推荐等方式,公开推荐村级后备干部,根据得票情况由村(社区)党组织研究确定后备干部人选。按照“凡进必审”原则,由乡镇党委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考察,同时联合公安、卫健、信访等多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把准把牢后备干部入口关。目前,全县个村(社区)均储备了2至3名以上年轻后备干部。
多措并举“育”,锻造“铁肩膀”。探索建立“集中培训+导师帮带+实践锻炼”全链条培养机制,多维度提升后备干部工作能力。制定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规划,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点单”与“配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后备干部常态化培训。实施学历提升工程,年国家开发大学(郴州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共招收村(社区)后备干部10名,涉及本科、专科实用专业6个。建立结对帮带机制,组织乡镇驻村领导、驻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与村(社区)后备干部结成“对子”个。推行“乡村联育”措施,安排后备干部到乡镇跟班学习,担任党建、涉农部门工作人员等职务实岗锻炼。将后备干部安排到村(社区)环卫整治、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点难点工作中摔打磨练,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科学合理“用”,激活“动力源”。建立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镇)一库”管理,对后备干部“蹲苗”培养实行全程纪实、跟踪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机制,乡镇每半年听取一次后备干部思想汇报,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村(社区)党组织每年底组织党员、村(居)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年度述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调整、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注重选树典型,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后备干部通过安仁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