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仁县 > 安仁县经济 > 音乐达人谭文文

音乐达人谭文文

发布时间:2024/9/17 12:35:49
陈樟文如果说音乐老师会唱歌,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但若是生物老师会识谱、懂音律,而且还被人当成音乐老师,那就说明此人非同凡响了。谭文文老师便是这样的音乐达人。谭文文是我年-年在安仁一中初中部C班读书时的班主任,70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那时,谭老师刚参加工作没几年,中等个子,身材虽瘦,但非骨瘦如柴,反而因其文质彬彬的气质,给人以匀称雅致的感觉。头发飘逸,三七分开,戴着一副平滑如丝的眼镜,精巧的镜框与其清秀的脸庞完美融合,显示出一份难以言喻的优雅,镜片后一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多数时候,他身着休闲装,脚穿运动鞋,步履矫健,充满活力,仿佛一只灵动的小鹿,在校园中自由穿梭。那时,一中是全县最好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设备设施齐全,教学成果显著。学校每年通过招生考试,招录了县内绝大部分优质学生。我们那一届,全年级共3个班,有近名学生。初一初二开设生物课程,生物会考结束后,初三时,谭老师不再为我们授课,但学校安排他继续担任班主任,直至我们毕业。C班6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同学来自县里各乡镇,平常从周一到周日都寄宿在学校,只有学校放长假的时候才能回家,少部分同学家住县城,为走读生。谭老师作为班主任,既要负责教学工作,又要负责我们的出操、早读、晚自习、食宿协调等班级管理事务,既当老师,又做“保姆”。谭老师的生物课讲得生动有趣。为讲好课,他用心备课,寓教于乐,带我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制作树叶标本,在实验室耐心教我们调试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学习识别人体器官、心脏结构,引导我们主动探究生物之奥秘,激发浓烈的学习兴趣。除了教授生物课,谭老师还很负责地指导督促我们学好其他课程。他给我们分享记忆方法,教我们睡前“放电影”,把当天所学知识再温习一遍,以加强记忆和理解。有一次晚自习时,他从班上随机叫了几个同学到其办公室背诵英语课文。我不幸被抽中,吞吞吐吐背了好一会才勉强过关,让我紧张得面红耳赤。从此以后,生怕被他抽中,对英语背诵内容更专心了。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有一次期末放假前,谭老师给我们额外布置了一道作文作业,要求假期写日记。然而,我并未放在心上,一篇都没写,结果开学时,他逐个进行检查,我又被逮个正着。虽然我在小学升初中时的招生考试中成绩位居全县前列,但进入一中特别是C班这个精英荟萃的队伍,我黯然失色,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时过多年,仍记得谭老师给我的综合评价,“该生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为人老实,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所幸,有谭老师负责的督导,我的学习成绩虽不能名列前茅,但也没有下滑太多,这为我后来的高中求学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谭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便于我们锻炼身体,他为班级购买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设施,大家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各取所需。我对足球的爱好,便是初中时期养成的。三年里,每天下午课后以及周日时光,班上一些爱好足球的同学,刘华俊、陈深柏、刘京韬、谭剑、李志华、卢安安、龙利民、江乐、刘佐林等,就会相约一块,兴致勃勃地踢球。一个周末,谭老师组织我们到县城附近的熊峰山举行爬山比赛,到大石水电站参观发电装备,到永乐江上的铁索桥上游览,为我们合影拍照,留下十分美好而珍贵的照片资料。谭老师热爱音乐。他歌唱得很好,订阅了音乐杂志,有时行走时还戴着耳线听歌,并经常利用晚自习前的半个小时教我们唱歌。《踏浪》《兰花草》《同桌的你》等经典校园歌曲就是他教会我们的。他还说,一位朋友见他经常拿着音乐杂志识谱学歌,还以为他是一中的音乐教师呢。我们都为有这么一位多才多艺的班主任而感到高兴。作为班主任,谭老师还要协调处理班级各种事务。有一年,班上一名同学的行李箱失盗,他还当起了“福尔摩斯”,并成功破案。此外,还要组织同学们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迎新春文艺晚会,等等。严管厚爱让班级人才辈出。年7月初中毕业后,我们参加一中高中部招生考试。初中部近人参加考试,共54人被录取为统招生,也就是不用缴纳大额择校费的公费生,我们班占了27人,另外两个兄弟班录取27人。谭老师对此优异成绩一直引以为傲,想必这也是他从教生涯中的光辉之笔。后来,C班同学又有多人考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院校,或攻读硕士、博士,我记得有一名同学高考时还成为了郴州市理科状元。工作后,大家遍布全国各地,逐步成长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其中,有国家部委干部、航天系统骨干、高等院校教授、医院医生、大型企业中层领导……调离安仁一中后,谭老师在郴州市第一中学任教。“在安仁一中11年,C班是我唯一带过的班,我在郴州一中也是多年担任班主任,我所带班的学生们都知道安仁一中C班。”有一次,他在班级群自豪地说。谭老师是我求学生涯中遇见的好老师之一。在初中相处的三年里,我表现并不突出,或许未能给谭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中学毕业后再未重逢、联系也不多,但他对我的关心爱护和积极影响让我终生难忘。我想,班上其他同学可能也有这种经历和想法。(作者系中国石化湖南石化公司员工、岳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renzx.com/arxjj/173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