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马江头来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对飞。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舟隔湾归。此间好景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安仁道中早行》文同(宋)
▲千篇一律,我们已经看腻了的江南古镇
谈起古镇,相信你我都有相同的印象:江南水乡,渔舟唱晚,一派祥和安宁的场景以及盲目迎合,文化尽桑,被商业气息吞噬得体无完肤——乌镇、西塘皆是如此。
但庆幸的是,仍有一个古镇仿佛独立与于世外,陶然自乐,一副世人皆醒我独醉的场景。
▲保存完好的「手拉车」
「成都·安仁」,一个不被打扰的民国小镇,到达的方式唯有自驾或大巴,一切飞速的事物都与安仁大相径庭。
▲具有丰富民国特色的建筑
安仁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建筑风格为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安仁古镇门户建筑
民国风情淳朴古镇
在这座完好保存着民国建筑群的小镇,青石的甬道蜿蜒着漫进不同的院落,卷棚式屋顶层层叠叠,呈现青灰色柔顺的弧度,阳光像被过滤似的,照样白炽,却少了灼热;连声音都被一层无形的东西吸去,多年的浮华归于沉寂……
▲安仁古镇斑驳的墙面上的民国画像
古镇内的中西合璧老公馆有27座之别样多,它们大多藏身于不起眼的小巷里。平日的公馆别样美,大院的青石板上铺满了飘落的金桂、银桂,如同铺上了一层金灿黄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香甜清新的味道。
▲赫赫有名的安仁会馆
这条不足米的树人街,错落地分布着一些特色小店:以花和植物为主题的「那时花开」、颇具老上海情调的化妆品店「胭脂扣」、浓郁女人味的「旗袍馆」......
▲安仁树人街
街上挂满了彩色油纸伞,视觉冲击可谓壮观,不仅给老街道增添了色彩,也给这座小镇注入了鲜艳的活力。
▲中西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从树人街移步约五分钟,顺着轨道邂逅民国风情街,眼见百乐门后,「铛铛车」徐徐驶来,电声的声响忽然一下把人拉回到了民国时期,乘上铛铛车在古镇穿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安仁「铛铛车」
雅趣的传统技艺
「铛铛车」的终点,名为「青红染」。
古镇内有一群手艺人,足不出镇,在自己的天地里过着以手为生的慢生活,他们安于民艺传习馆内,给那段逝去的安静历史注入了一丝活力。
手艺人在这里染布、刺绣、酿酒......缭绕的布艺清香,那一方天地,旁人好像惊扰不得。
▲安仁青红染民艺传习馆
几只腊梅,木头的桌椅,印着朵朵梅花的红布。这种简约又朴素的古典美,正是这群手艺人所追求的。
▲所有染料都是纯植物提取
初入门者,选择扎染是万无一失的,效果也绝非能够想象的美。利用植物熬制出来的染料为白绸上色,这是个很有艺术创作意味的过程。扎染看似有规可循,但往往是不受控,出来是什么样子全然部知。
▲古典文艺范儿十足
晾在阳光底下的绸布所透出的颜色,如同吸收了植物身上所有的灵气,它是活的,像是把植物在一年四季中所经历的生命都刻印了下来。
▲晾晒中的成品
融入当地生活
如今安仁古镇的老街上也开满了商铺,但略有不同的是,这些商铺都是由土生土长的安仁人经营不到五点就早早打烊,简直没有一点勤奋经营的做派。
这个古镇,好像还停留在民国时期......
▲当地人经营的精美小店
安仁小镇虽说就那么丁点儿大,逛起来还真的是得有三两天,走马观花不适用于安仁,最好是融入生活亲身体验,于是与安仁古镇只有一街之隔的福朋喜来登则将当地文化艺术精髓融入酒店中。
▲被染成水墨色的安仁花伞
喜来登的印象大都是老旧得「复古」,不甚理想,因此相当期待新生落地的安仁福朋喜来登。
酒店住多了,挑剔的部分自然越来越细,一家酒店不管外设和装潢做到何等的高雅气派,也只不过是门面功夫,房间才是最为重要的领地。
▲安仁喜来登酒店
凡是度假型的酒店,要懂得从细节考虑出发。
床垫使用了有护脊作用的KingKoil床垫,独立垫层的组合给予身体柔软的触感,长期处于超时工作的我们在家无论多睡多长时间,醒来后依然是疲乏无力,而在这床上才睡不够6小时,就会精神气爽。
▲冲一个热水澡。美美的睡上一觉
早晨的阳光猛而不烈,在阳光被视为珍物的成都,见光的机会不多,安仁则是一个阳光充足的福地。
「TheEatery宜客乐」是酒店的自助餐与早餐的用餐地,以主打亚洲菜式为主,龙虾大蟹自然不在话下,鱼生和各式贝类海产也丰富齐全。
▲季节性新鲜螃蟹大虾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诸如钵钵鸡、凉面等四川人民不可割舍的本地美食,全开放式的厨房让在座的食客都吃得放心,这是一种对食客负责任的交代。
▲接地气的安仁小吃
阳光透过落地窗的白纱洒满整个房间,最柔软的时刻便是在这阳光满满的房间里眺望古街庭院,一边晒太阳一边俯瞰青瓦石板的古镇,感受安仁变迁沉淀下来的历史。
对于生活在水泥混凝土建筑的高楼大厦城市的我们来说,安仁就是“世外桃源”。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