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仁县 > 安仁县新闻 > 郴江自绕郴山路

郴江自绕郴山路

发布时间:2024/10/11 12:19:27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

记南宋郴州知州张孝忠

郴州市北湖诗墙

张孝忠,字正臣,历阳(今安徽和县)乌江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邵子。绍兴辛未十二月初九日(公元年1月17日)出生。

以少师致仕,恩奏授右承务郎中,铨调南剑州剑浦县嵢峡税务,避亲不赴。改监兴国军大治县富民监,历连州桂阳县丞、签书峡州判官厅公事、荆湖南路提刑司干办公事、通判全州、知荆门军。垂满,丁所生母太令人童氏忧。嘉泰四年(年)复出后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

终,更召赴行在,未到阙,开禧三年(年)授京西路转运判官兼提刑、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旋改授直宝谟阁、知江陵府,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续依前京西运判,积官至朝散大夫,逾年以言事者罢。

嘉定三年(年),叙朝奉大夫。五年,差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六年,赐紫金鱼袋。八年,差知金州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未行,复以言事者罢。是年八月十五日感疾,九月九日(公元年10月3日)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五。

张孝忠葬于岳阳。他自夷陵官满,定居岳阳,铢积寸累,觕有田宅。然大略规画,皆未备也。

一、南宋两个张孝忠

年6月,麻布山村村民建房地基的时候,发现一座古墓,文物部门赶赴现场挖掘出了金簪、银簪、铜镜、胭脂盒等文物。几天后又挖掘了一块距今年的宋代墓志。

张孝忠墓志的出土,填补了《全宋词》有关张孝忠生平无考的历史空白。也解开了区分南宋两个张孝忠的疑难。

在湖南郴州的北湖公园的诗墙上,刻录有郴州知州张孝忠的一首《杏花天刘司法喜咏北湖次其韵其二》: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

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

玉关外、不辞马武。便好展、云霄稳步。

郴江自绕郴山路。欲问功名何处。

这首诗不错,但是介绍作者是“抗元英雄”,显然是搞混了。

北湖诗墙

南宋确实还有另外一个张孝忠,是一个武将,真的抗元英雄。郴州知州张孝忠年去世的时候,武将张孝忠应该还没有出生,因为年时,他还能在马上杀敌一百多人。

张孝忠(?~一二七六),安仁(今江西馀干)人。恭宗德祐初集义勇数百勤王,与元兵遇于团湖坪,力战而死。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七、清乾隆《安仁县志卷八》。

复友人上官藻南宋·张孝忠

风递鸿音过故城,悲秋烈士不胜情。

望穷云白生乡思,渴忆梅黄慰远征。

尘蔽碧天飙未扫,榻悬残月梦难成。

鲈肥却好君归去,千里如期倒屣迎。

(清魏鈊乾隆《安仁县志》卷九)。

武将的诗“风递鸿音过故城,悲秋烈士不胜情”,比起文官的词“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先不论文学水平,至少两人眼中的生活情景是不一样的。

二、张孝忠在郴州的属官们

现存张孝忠的诗词作品十首,其中至少有四首是在郴州创作,除《杏花天刘司法喜咏北湖次其韵》其一、其二外,还有《破阵子北湖次唐教授韵》、《玉楼春泛北湖次唐教授韵》。

四首词,地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湖,可见张孝忠对北湖的喜爱。唱和的也只有两位词友,刘司法和唐教授,与每人唱和的各有二首。本文载《破阵子北湖次唐教授韵》一首。

占气中涵清淑,徵诗古富篇章。

杖屦闲随鱼游乐,怀抱清如湖水凉。

何殊吴越乡。

风柳春容袅袅,水花月影汪汪。

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

星星白发长。

当时郴州的属官,除了刘司法和唐教授,还有翁通判。

翁通判讳忱,字诚之,温州乐清人。

翁诚之属于现代人所称道的孤勇者:公既不求知于人,人亦无能知公者,至其造意广逺,据经坚决,寄讽于草木,托兴于亭,传人多惮而不能回也。开禧元年(年)十二月七日卒于郴州,年六十九。

但孤勇者的知音遍天下,徐照作诗记载了翁诚之去世这件事:

哭翁诚之其二南宋·徐照

高义似君稀,思量泪滴衣。

公馀长对坐,路远未容归。

橘井尝甘冷,兰亭辨是非。

谁怜穷贾岛,临老失栖依。

徐照(?~)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从这首诗文来看,徐照当时是在郴州。

三、二张记

张孝忠有一个既是堂兄又是亲兄的状元哥哥张孝祥。

说是堂兄,当然没错。张孝祥是张孝忠亲伯伯张祁的儿子。张孝忠的父亲是张邵。

建炎元年(公元年)为衢州司刑曹事。金人南侵,张邵转五官,直龙图阁,假礼部尚书,充通问使。累被囚徙,屡濒于死,终不屈。后和议成,得放迁。

兵荒马乱的南宋建国初期,张邵由衢州刑曹,连升五级,至礼部尚书。为的是出使金国,以示对金国的尊重。

但这个差事不好干,张邵被关在金国十多年。

张邵被关的日子,家里人很着急,但是着急也没有什么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侄子张孝祥过继给张邵,也让他有个后。

但是十多年后,张邵被放了回来,然后是张孝忠也出生,张孝祥与张孝忠这两兄弟足足差了十九岁。

郴州的“三绝碑”,是郴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了下来。其实郴州还有一个“二张记”,堪比“三绝碑”,可惜失传了。

隆兴二年()冬,宜章人李金领导太平、长宁(亦作长乐)两乡(今黄沙乡、笆篱乡、栗源乡、岩泉乡、天塘乡、白沙圩乡、莽山乡一带)万余农民举行起义。

乾道元年()五月,起义军攻克郴州城。六月十三日,李金在郴州遭官兵内外夹击,兵败西撤。

半年后的乾道二年(年)春天,吴镒调为郴州教授。

这一年,长沙的岳麓书院重修建成,原在长沙河东城南书院讲学的张栻,应邀到河西岳麓书院讲学,开始了湘江两岸的来回讲学生活。

吴镒在郴州下车伊始,找到知州事薛彦博、通判州事卢渊商议,说学校的位置太偏了,还很破旧,刚好战争把城里的一个庙打成废墟,正好可以建新学校。得到了两位领导的认可,当然,也得到了郴州城的士人资助,郴州的新学校很快就建好了。

宋朝时,大事就要有记,建学校是大事,当然也要有记。请谁写好呢,岳麓书院的主持张栻,当代大儒,是最好的人选。

张栻愉快的答应了,为了表示对郴州的尊重,还特别邀请时任潭州(长沙)知州的张孝祥进行了抄写,然后交给吴镒带回了郴州。

一篇作品,还要请人抄写,是不是张栻的书法水平不怎么样?如果是这样想,那就是想多了。万华岩洞口上的“万华岩”三个大字,就是张栻手书,看过后再来评价张栻的书法水平。两人合作,纯粹是因为友谊,或者说是三观相同。

遗憾的是,这两位张姓名人合作的《郴学记》,文字内容保存了下来,但张孝祥书丹的作品,未能保存下来。

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磊磈的读音是lěiwěi,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众多石头堆积的样子;二是指心中的不平之气。人生需要的是快乐,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而不是名利。

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如张孝忠和刘司法和唐教授一般,到北湖边上坐坐,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也可以如翁诚之和徐照一样,将远方的朋友留下来,去橘井尝甘冷,在兰亭辨是非。当然,更可以如张栻和张孝祥一般,进行创作的合作。

这样,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郴州市文化路

题外的话:早两天在文化路见路人看公交站牌的照片,很艰难。但相比北湖诗墙的字小、字草、位置高,还是容易得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renzx.com/arxxw/174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