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吕澎何桂彦塞伯泰德若“共同的神话”第二届安仁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全球化时代艺术可以何为?
年10月12日,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在成都安仁古镇开幕,此次展览由艺术史学家吕澎,四川美术美院教授何桂彦、荷兰著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SiebeTettero)作为联合策展。此次展览主题为“共同的神话”作为总带头人,吕澎借用了东西方两个历史的隐喻——“宝船与地球苹果”来表达全球化时代当代艺术的主题:在复杂而充满戏剧性冲突的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观望、对话以及交流该如何进行?更多的问题是,什么是全球化时代崭新的宝船,以致将亚洲和其他区域的人们带往明天,而什么样的新的地球仪能够建立人类全新的视角,理解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双年展开幕式,策展人吕澎致辞
策展人塞伯泰德若致辞
策展人何桂彦致辞
在联合策展人塞伯·泰德若看来,“共同的神话”这个主题让他有机会进一步探索,人们如何在一个观念日益多样化、理想信念日益复杂化世界中,共同生活?而何桂彦则表示,当代艺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次的主题具有哲学性和社会性,艺术家能够解决什么?能够为当下面临的问题提供什么样的智慧?这是他看中的。此外,何桂彦还在反思当下的双年展模式,为什么还要做双年展?双年展还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在作品中理解全球化
琴嘎作品领地
邱志杰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xcm纸上水墨
刘建华义乌调查可变尺寸综合材料
王度刷屏尺寸可变装置黑板、粉笔
陈界仁残响世界系列创作尺寸可变录像、演讲表演、装置-
为了呼应全球化的主题,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很多与疆界有关的作品,一只狼站在满是骨头的地上,这是艺术家琴嘎的作品《领地》,艺术家邱志杰带来的作品是《虚构地理学》,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地图,用彩钢板制作的作品,是艺术家谭勋的作品《彩钢板70度角》;古镇有一面墙的黑板上写满了字,很难和艺术家的作品联系起来,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容易会被忽略掉,这是艺术家王度的作品《刷屏》;此外还可以看到浑身长满动物的“怪物”,这是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兽笔》;在展览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新媒体作品,同时还有众多的作品散落在室外古镇的空间中等待大家的发现。
活动详情:全球化路向何方?第二届安仁双年展打造“共同的神话”
原文转自: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