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
撰稿」
一年13场个展和联展,这样的节奏,让王易罡的油画迅速在圈子里成为一种黑马级的现象!对圈外的人,却很少能看得懂他的画。
油画,就是色彩的艺术。这种来自西方的艺术,中国人玩起来,也很疯狂!
画家控制色彩,是最基本的技能,但是也有反着来的,他们要让色彩更自由,自由到什么程度?自由到和画家本人打架,结局往往不是画家赢了,反而而是输了,而且输了,还要思考怎么再让色彩更自由。
这听起来有些荒诞!其实,也不难理解,就像作家一样,他原来构思好的人物发展,越写越被人物牵着鼻子走,最后根本由不得作家控制,不仅突破了原先设定的方向,甚至最后的结局与当初的截然不同。
在抽象艺术成为一种国际性绘画语言之一的当下,王易罡就是这样一个画家。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和色彩搏斗,有时也是在做爱。因为要用色彩视觉化的图像来表现精神、音乐、力量、关系、自然法则等,表现这些不为肉眼所见的东西。
用学术的语言来说,王易罡同时沉浸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世界中:西方艺术的抽象表现主义精神与东方艺术的禅宗精神。他试图创立一种基于自身经验的抽象艺术形式,在创作方法上坚持绝对的独立,“希望在破坏中寻找秩序”,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如此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挑战。
在常人看来的他那些色彩,除涂鸦还是涂鸦,不仅乱,而且很乱。你不仅无法理解,而且根本理解不了,也不知道从何理解,更找到理解的切入点。看过也就看过了。仅此而已。
专家对王易罡的作品解读是这样的:能看到强烈的能量在笔触运动中翻滚,或诗意澎湃,或汹涌动荡,或骤然自峙。他在自己的画布空间中倾注着大量的颜料,在长时间与色彩的搏斗中,体验着生与死的痛苦与快乐,在无数次的涂抹中感受着创造的过程及生命存在的意义。
这如诗般的歌唱实在有些受不了。那就当听过就算。
不过,可以从这些画作中,可以去试着去捡拾一些个人记忆的片段,某些特殊而强烈的片段,比如那些愤怒、残酷、追寻、失落,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你就是读懂了这些色彩,或者你就是这些色彩的一部分。
下面来了解一些这位画家王易罡的来头:
王易罡,别名易刚,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后在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年调入鲁迅美术学院,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为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
曾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及学术研讨会,并分别被国内外许多重要媒体所报道。尤其年,先后在英国伦敦布朗画廊、瑞士卢卡诺绝对艺术画廊、北京空间站画廊举办、德国波恩villafriede艺术馆、韩国首尔sai画廊举办《通过色彩》《无法》《无我之境》《绽放的色彩》等个展,同时,先后参加了“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抽象与后抽象”“安仁双年展”“蓝色”“哥们爷们——当代艺术展”“视界”“超越表现——一次终结具象的中国行动”“抽象艺术的词汇”“美院力量视觉艺术”等联展。
▼王易罡部分作品共30幅
理性评论,欢迎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