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原名酃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东与江西省的井冈山市、遂川县交界,南与桂东县、资兴市相邻,西与安仁县接壤,北与茶陵县毗邻。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03′05″~北纬26°39′30″,东经°34′54″~东经°07′15″,南北长59千米,东西宽51千米。总面积.24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0.96%。常住人口20万人,炎陵县辖5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1个国有农场、即:霞阳镇、沔渡镇、十都镇、水口镇、鹿原镇、垄溪乡、策源乡、下村乡、船形乡、中村瑶族乡、大院农场。县政府驻霞阳镇。
炎陵县古属荆地,汉代属长沙郡茶陵县,史称“长沙茶乡之尾”,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炎帝陵被誉为“神州第一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炎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吉衡铁路贯穿炎陵。
县域经济
炎陵县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8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从三次产业看,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9.7%,其中工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8.1%,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1.3%、6.7%、11.1%、4.7%、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元。
历史文化
炎陵县是湖南省文物大县,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炎陵县共有已知文物点处,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6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件。
炎陵县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洣泉书院,叶家祠(含桥头江家),朱家祠,周家祠,江家试馆,湘山宝塔等等。
旅游资源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千米的鹿原镇境内,被誉为“神州第一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桃源洞
桃源洞面积80平方千米,是以原始自然生态和多种生物资源为主体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
朱毛红军会师纪念碑
朱毛红军会师纪念碑是毛泽东、朱德等伟人进行过诸多首创性实践活动的革命根据地。
荣誉称号
炎陵是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美丽中国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深呼吸小城10佳、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省级文明县城、省平安县。
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