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妇女不出村就可以就业,只要不怕辛苦,我一个月能拿到多元的工资,还可以管孩子忙农活。”3月21日,安仁县金紫仙镇新洲村38岁的村民陈婕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年初以来,安仁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工程,已在13个乡镇开设“乡村车间”72个,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安仁县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工程是健全完善就业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大振兴的一个长效机制。为做好这项工作,安仁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万元鼓励在安仁注册的实体生产加工企业进驻各乡镇创建“乡村车间”。“把就业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目的就是继续对脱贫人口和防贫监测对象开展就业帮扶,让未就业人员就近就业,坚决不让他们返贫、致贫。”安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彭伟说。
按照《安仁县年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实施方案》,全县计划创建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个,带动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随着“乡村车间”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脱贫人口、防贫监测对象和未就业人员走进“乡村车间”。在安平镇段氏新能源、龙海镇玖富玩具、洋际乡南竹加工的生产车间里,部分熟练工最高月工资超过元,最低人均工资也保持在元。
“我是灵活上班按件计酬,既能照顾家里,又充实了自己。”金紫仙镇赤滩村村民李玉秀为了照顾在关王中学读书的两个孩子,在关王村租了房子,每天孩子上学后就闲在家里,自从在江丽鞋业“乡村车间”采取灵活方式就业以来,每月能拿到近元的工资。如今,在安仁农村,很多像李玉秀一样被农活及家务事绊住手脚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变成了产业工人,这样的变化带来的是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农民增收的事例看得见摸得着。
“乡村车间”富了农民,也稳了企业。去年以来,安仁县优渥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落户工业园,但随之而来的用工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困扰。该县充分运用“万企兴万村”等活动成果,向社会广泛宣传“乡村车间”创建的优惠政策,争取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同时,像服务园区企业一样,将“乡村车间”特点、优势和薪酬待遇等信息送到群众中,将适宜劳动力送到“乡村车间”里,这些举措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在安仁县工业园内拥有“园中园”的安仁县段氏新能源科技公司积极响应县里决策,分别在安平、金紫仙、平背三个乡镇投资近万元设立了6个“乡村车间”,帮助多名低收入人员实现就业。“县里‘乡村车间’工程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不但解决了我们部分用工问题,增加了产值,县财政还给补贴。”安仁县段氏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志辉对政策赞不绝口。(文/曾林谭利炳)
|
来源:郴州日报编辑:李香枝审核:肖坤林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