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仁县 > 安仁县小吃 > 故事安仁有它在家乡就在身边

故事安仁有它在家乡就在身边

发布时间:2017/9/25 19:51:50

捣辣椒是安仁人餐桌上一道最常见的菜。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也不管你是宅居故里,还是浪迹天涯,只要你是安仁人,你一定会离不开捣辣椒。这道菜,就是你的魂,不管走到哪,总是不离不弃,长久相依。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来到古荆州的安仁时,由于当地湿气、瘴气太重,百姓普遍染上了瘟疫。神农一边采集草药施救,一边教给百姓抵御湿气、瘴气的方法:就地取来生姜捣碎食用,既可发汗逼出湿气,又可开胃增进食欲。百姓依法照办,果然有效,但要把那些生姜捣碎并非易事,设若捣不碎又很难吞咽。于是神农教人们烧制一种倒圆锥形的叫做捣钵的陶器,里面划刻着规则的“牙齿”,再配以木槌专门用来捣生姜之类的东西。经它一捣,不仅不再难以吞咽,而且还风味独特。这个陶器就是后来的“椒钵”。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给中国带回来大蒜种子,安仁人又开始捣蒜子,直到明朝,辣椒传入中国,吃惯了捣制食品的安仁人,将它放入捣钵捣碎吃,竟然发现是一种美味佳肴!从此后,捣辣椒成了安仁人餐桌上的必备菜捣钵则干脆成了椒钵。要想吃到正宗的捣辣椒,还必须得使用本地产的土陶椒钵。

因为捣辣椒的味道实在太好,既开胃,又下饭,做起来还简单实惠,当地人慢慢的开始不再只把它当成药膳,而是更多的当成菜肴了。传统的捣辣椒是把刚从菜园里摘来的湿辣椒放在烧红的柴火灰里煨熟,然后拍掉上面的灰尘,放进椒钵里捣碎,再加入适量的盐、油、葱花、豆油拌匀,即可使用。现在烧柴火做饭的人少了,人们只好把辣椒放在锅子里用油爆烧,待到出现虎皮色时再出锅捣碎。尽管现在这种做法更卫生,成本也更高,但吃在嘴里,似乎再没有当年那种煨辣椒的清香了。

用来做捣辣椒的辣椒最好是本地产的土辣椒,这种辣椒辣嘴不辣心,又清香怡神,不像那些从外面进来的大棚辣椒或者另类品种,要么淡如青菜,要么辣得人心慌气短,无法下咽。安仁人吃捣辣椒,喜欢哪种边吃边脱衣服,边吃边抹汗,一边说好辣好辣一边还不停的往嘴里塞的味道,即便嘴里在不停的啜着气,眼睛还死死的盯着那只钵,一旦发现里面仅残留一点点巴在钵子边边上的辣椒时,立马将椒钵抢过来,把碗里的饭倒进去,然后用筷子或调羹在里面一阵旋转、鼓捣,再狼吞虎咽起来。这个时候任你是翩翩君子还是窈窕淑女,恐怕都很难保持风度,细嚼慢咽,即便给你个皇帝做,怕是也未必肯舍了那个椒钵!

现代安仁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口味越吃越刁,似乎老感觉再难吃到可口的食品,唯有捣辣椒是他们餐桌上不变的风景,也只有它才是安仁人的钟爱。一个椒钵不仅是一个餐具,更是安仁人菜肴的集大成者,以辣椒为底料,安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干鱼仔、蒸油渣、油豆腐、茄子、扁豆、豆角、小笋、芋头、蕨苗、藠头等等辅料,五花八门,凡所能吃,皆可入捣,那味道自然也是丰富多彩,令人垂涎欲滴。

原来安仁人在招待外来客人时,总以为捣辣椒土得掉渣,拿不出手,只将它放在灶头自己食用。随着人类口味的日趋返璞归真,安仁捣辣椒才羞答答的走出火塘灶头,悄悄的来到客人的餐桌上。不想一朝得觐见,万世入华堂。捣辣椒以其古朴的道具、独特的味道、纯正的乡村特色,俘获一个个远方的客人,它成了安仁的名菜,成了安仁饮食文化的名片,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话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广东老板来到安仁一乡下办事,吃饭时因为找不到餐馆,他便去一老乡家讨碗吃的。老乡苦于没有好菜,一直不敢施与,特别是当他看见那老板老是盯着自己餐桌上的椒钵时,更是臊得脸红脖子粗,忙叫内人藏了起来。那老板以为老乡舍不得,怕自己吃了那钵子里的好东西,忙对老乡说:我可以给你一百块钱,你只要给我一碗饭,再吃点那钵子里的菜就可以了。老乡两口子哭笑不得,面面相觑。老板以为他们嫌少,连忙又来加价。老乡慌忙摇手,表示如果你不嫌弃,可以随便吃的,不要钱。老板听不明白,但晓得对方已答应给自己吃了。老乡要老板坐下,叫老伴装来一碗饭,又开始生火煎鸡蛋。老板见了,脸色极不好看起来,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随即还从袋子里取出一大沓钞票。意即你别看不起我,我有的是钱,你尽管把那钵子拿出来,别再煎什么鸡蛋糊弄我。老乡不知他为何生气,还在自己面前显摆钞票,也是气不打一处。忙要老婆把火熄了,一气之下把那个椒钵丢给他,然后便一边呆着去了,心想你广东拐子真是不识抬举。没想到那老板顿时龙颜大悦,喜不自禁。先是极小心极虔诚的吃了一点,眉毛随之撮了一下。老乡以为他要发火,心里不免紧张起来。不想他却竖起了大拇指,并连声叫好!心里还一直在暗叹:这么好吃的东西,怪不得人家要收藏起来!我与他们非亲非故,现在能拿出来给我吃,实在是仁义啊!不到几分钟,老板就将那一钵捣辣椒风卷残云了。打着饱嗝的老板站起身,对老乡夫妻连声道谢后,塞给他们三百块钱。老乡不肯收。老板又要加钱。就这样,越推让,老板手上的钱越多。老乡见对方情真意切,又实在推让不脱,只好收了他一百块。临走时,老板问这菜怎么如此好吃?老乡告诉他,那味道,全是因为那钵子的缘故。老板惊异半响,然后试探着问老乡,可否将这一宝贝转让给他?并问他需要多少钱。老乡摇摇手,表示不要钱。老板却以为是不肯转让,急忙表示,愿意用身上的全部钞票换取。老乡只好无奈的伸出两根指头,意思是说,你就拿两块钱吧。老板千恩万谢,忙掏出两札一千块的票子交给老乡。老乡红黑不肯要,还说你要这样的话,我这钵子就不给你了。老板以为老乡反悔了,边嘀咕着要“言而有信”,边抱了椒钵拔腿就跑……

广东老板的故事虽然未必是真,但吃过安仁捣辣椒的外地人都要带走一个椒钵却不假,特别是那些在外地打拼的安仁人,即便不从家乡带去其他任何家什,但一个椒钵是肯定有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解馋,帮你记住家乡的味道,它更是一种乡愁,有它在,家乡就在身边。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renzx.com/arxxc/6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