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安仁县 > 安仁县习俗 > 安仁王老师的ldquo传家宝rdq

安仁王老师的ldquo传家宝rdq

发布时间:2022/4/14 3:52:24

————广告推广————

守望精神的瑰宝

作者:王国平

每次看到电视里的《寻宝》栏目,我品味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大饱眼福。当宝物被鉴定后,得知其价值万贯时,总有宝主自豪地说,这是先辈留给他的,使不少观众产生羡慕之心。

“我的先辈为我留下了什么宝物呢?”没等妻子发言,我立即自问自答:“有!曾祖父留给我的一小本手抄医书,是我的一件宝物!”

说完后,我马上打开皮箱,又一次拿出曾祖父的手抄医书。这书是用毛边纸装订而成,只有手掌那么宽大,是曾祖父行医时积淀的经验,将近百年了。书中的每一个楷体字,小如苍蝇,但字字清秀而苍劲,字里行间,还有他反复研读而留下的记号。

我没见过曾祖父。记得当年,祖父将那些手抄医书晒了又收,收了又晒。后来,祖父把一本书交给了我,要我保管,说做一个纪念。我如获至宝,精心地将其收藏。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祖母说过,曾祖父是当年的名医,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他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治好了很多人的病。还据说,有一个家庭,生了好几个小孩,前面几个都患病夭折了,最小的一个也患有病,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家属慕名而来,找到了曾祖父,通过细心地治疗,小孩得救了,患者全家很感激他。

我还听说曾祖父发奋学医的故事。他爱钻医学,在晚上念书时,为了节约灯油,只点燃一支香,用香火沿着每一行字,慢慢地移动。他认真地研读每一本医书,通过实践,便拥有高明的医术,成了当地的名医,受人爱戴。

我虽然没见过曾祖父,但我可以将他的遗照和这本手抄医书溶入这个故事,想象出一幅挑灯夜读的场景。

先辈这些感人的故事,那时就催化了我心中的梦想。

我家的每一代前辈都用智慧和勤劳积累了深厚的精神瑰宝,家族财富,世代相传,时刻激励着后人在人生的路上永不退却,勇往前行。

现在,女儿渐渐地长大了,家里的物质条件毕竟是有限的,我用什么去充实她的精神世界呢?人生如书,书如人生,我要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将来成为她的“传家之宝”。

图为作者曾祖父的手抄医书

作者简介:王国平,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长沙市、浏阳市骨干教师,浏阳市生物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浏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平时撰写多篇教育札记和散文、诗歌发表于各级报刊、杂志。工作之余,练习书法,建立了具有自己风格的“王国平硬笔楷书字库”,能在Word电子文档中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renzx.com/arxxs/147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