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推广————
自中央电视台播出《舌尖上的中国》以来,就一直备受好评。看过的朋友们都被中国各地文化美食所征服,恨不得舔屏,品尝这世间美味。
中央电视台有《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也有《舌尖上的安仁》。前些天,李成秋老师投稿《忆乡愁:舌尖上的安仁土特产》,就一直对安仁特产有种食指大动的感觉。
薯烫皮是安仁特产的一种。吃过薯烫皮都知道,很有嚼劲,还有一股红薯的味道,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薯烫皮好吃,但怎么做出来的呢?为了发扬吃货精神,小编特地来到坐落在峰峦重叠山脚下的羊脑,找到做了多年薯烫皮的陈大姐。
▲段家祠
一进门,就看见烧的正旺的柴火,听到柴火噼里啪啦的响声。砖灶上架着一个大锅,站近一点还可以听见锅里的水发出滚滚的声音......陈大姐是做薯烫皮的一把好手,吸引了周边村民找她加工。
薯烫皮制作过程有些复杂。
1、先用粉碎机把洗干净的红薯粉碎,用水将其中的淀粉淘出,沉淀2天后,倒掉上面的水,形成了白色的淀粉块。
2、然后把淀粉块放入大桶内,兑水慢慢搅匀,这是一个慢活,经过长时间的搅拌,形成了像牛奶般的薯粉泥。
3、蒸粉:将搅拌均匀的薯粉泥,拿到锅旁,在揭锅一瞬间,将其倒入盘中。
小编不解,薯粉泥倒到长方形器皿里,怎么会均匀铺开?听陈大姐讲,其中奥妙就是——在蒸锅中间立一个支点,使得中间高,四周低,薯粉泥一倒入就均匀铺开。
每蒸一张薯烫皮大约需要3分钟,薯粉泥变成了一张厚薄均匀的粉皮,弥漫了整个灶台的蒸气腾空而起,陈大姐麻利地将粉皮卷在一块长木板上。
▲制作工艺
4、将晶莹剔透的粉皮放在竹篙上晾干,待水分挥发差不多,用手触摸不黏后就开始收起来,一张张粉皮叠在一起,准备开切。
一张粉皮有一斤多,几十张合在一起厚厚的一叠,看起来更加油光发亮了,像极了一踏厚厚的油纸。
仔细观察,发现陈大姐切的很有方法,用手上的菜刀横着一比划,下刀一切,与机器相对应宽度的粉皮便出来了。
5、接下来就是用机器切成丝了。一张张粉皮在陈大姐的手里利索的通过机器,切成了一条条丝状。小编用手一掐,都没有掐断,足以证明陈大姐的薯烫皮的厚度与韧度。
6、最后是晒薯烫皮。在天气好有太阳的时候,将切好后的粉条均匀排开,放在竹篙上晒上个三五天,软粉条就成硬硬的薯烫皮了。所有程序完工后,陈大姐会用绳子捆成一扎包装保存好,待吃时再派上用场......
吃货花絮
作为一枚吃货的我们,怎么能错过柴火薯烫皮这一美味!
不多说,看图说话↓↓↓
▲蘸上辣椒粉,卷成长卷
▲切成段
▲轻轻一咬,丝滑香醇,不黏不腻
▲嚼劲十足,口味浓郁,老少皆宜
采访完安仁薯烫皮制作过程后,我们很兴奋。在咱们大安仁,还有好多好吃的特产等着我们去挖掘,它们虽然是小作坊,但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真正绿色山货。
希望不久的将来,有人对这些安仁特产进入规模生产加工,让她们走出安仁!
安仁柴火薯烫皮
过家村(安仁特产商城)
有售
扫一扫,安仁特产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